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四川省名师解读: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之语文篇
2016-04-08 13:38:00
四川招生考试网

  2016年是四川省高考改革承上启下的一年。为维护广大考生切身利益,今年我省将分步推进使用全国卷。2016年高考,语文、文综、英语听力以及外语小语种(含听力)将使用全国卷,其他科目仍使用四川卷。那么,考生如何适应全国卷和四川卷?如何才能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这些问题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指引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考试说明》是广大师生高考复习备考的“纲领”和风向标。日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全国卷”《考试说明》)和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四川卷”《考试说明》)已经正式发布,“全国卷”《考试说明》和“四川卷”《考试说明》对四川省2016年普通高考各相对应学科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均作出了详细介绍。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四川省知名中学的一线名师、省市教科所(院)科研骨干,分科目对“全国卷”和“四川卷”《考试说明》进行了全面、深入、详尽的解读评析,以切实帮助高三师生明晰指导方向,把握重点难点,为六月高考加油助威。

  解读语文 把准特点 灵活选做

  成都市教科院 四川省特级教师 程一凡

  2016年全国卷《考试说明》已经出台,与去年相比,今年《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作为四川考生,却需要认真阅读,与四川卷《考试说明》进行细致比较,明确具体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提升复习效果。

  一、明确必考与选考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全国卷《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考试分必考和选考。选考又要求在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中选择。这与四川卷《考试说明》只有必考而无选考完全不同。

  明确范围界定,避免错误理解。四川卷《考试说明》和试题,缺少选考内容。在试题中只出现具体的文章,而无文章类别的明确提醒。在考试内容规定中,“传记”作为教学中的选修内容,也纳入考查的范围,加上这几年全国卷选考的实用类文本中只出现了“传记”,这样容易认为选考内容就是文学类和传记。而“传记”只是实用类文本的一种。因此,对全国卷《考试说明》要认真解读,在实用类文本中,除了传记以外,还包括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对实用类文本的复习,要有重点,也要全面。

  二、把准全国语文课标卷的特点,明确高考趋向。

  全国课标卷作为国考,有其自身的特点。这里只谈几点。

  1.蕴含深层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

  全国卷作为国考试卷,体现出国家的正能量,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语文学科更是如此。因此,高考语文课标卷在不失语文学科特点的前提下,强化将“立德树人”的思想渗透在试卷中,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比如2015年课标卷甲小说阅读材料中马兰花涉及的诚信友善;课标卷乙选考题传记阅读材料《将军赋采薇》,以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的传记材料为阅读文本,文本中渗透了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元素;课标卷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涉及到来护儿的重义轻财。从这些人物事迹中,不难看出渗透了当前国家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这不是直接贴政治标签,而是有机融入在阅读材料中。这提醒我们在平时选择训练材料时,要有这种意识。

  2.立足能力考查,着眼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课标卷与四川卷相比,没有将语音与汉字识记纳入试题中,突出的是能力的检测。这些能力更多的是语文的核心能力,突出阅读与写作能力,侧重在理解、概括、分析综合、评价鉴赏、探究、观察(如图表)与表达上。同时着眼于语言的应用。比如对词语(含成语)使用准确与否、语句表达正确与否、语段中上下文衔接恰当与否的考查,尤其强化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

  3.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从2015年全国课标卷涉及的内容,不难看出试卷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比如全国课标卷甲第5题涉及“进士及第”“兵部”“庙号”“太子”等内容;全国课标卷乙第5题考查了文化常识,涉及了对古代男子的名和字、谥号、嗣位、阙的把握;全国课标卷乙小说阅读材料《塾师老汪》中对“有朋自远方来”的解释,传记阅读中戴安澜赋诗《远征》两首,借诸葛亮、秦始皇事迹表达壮志,不仅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更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一套试卷适度地体现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醒人们重视。平时在复习时不要忽略传统文化。

  4.渗透创新意识。

  在全国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试题也有所渗透。比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甲传记阅读中体现的朱东润在传记文学创作上不愿“穿新鞋走老路”的内容;全国课标卷乙作文中涉及的科学家大李矢志创新的内容,语言运用第13题第③句强调“中国戏曲”唯有创新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些内容的融入,体现了命题者的命题思想,又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导向相吻合。

  5.突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全国课标卷注重与社会生活联系。比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甲第14题涉及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食品安全法》,第15题涉及的“尾气排放”,第16题涉及的“电商网购”,第17题涉及“保护水环境”;全国课标卷乙第14题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第17题涉及“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主体图形,暗扣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背景。这些内容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意在引导学生要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复习时要将生活联系起来。

  6.作文题增加任务驱动元素。

  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作文的真实能力,避免套作,在作文命题上增加了任务驱动元素。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甲,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在作文形式有书信体限制。全国课标卷乙针对三位“当代风采人物”,要求优中选优,让考生在深入思考推选标准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规避宿构和套作。这一命题趋向要求考生平时要踏踏实实写文章,不要投机取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0-09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