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四川省名师解读: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之历史篇
2016-04-19 15:33:00
四川省教育厅

  历史篇:把握精髓应对自如

  川大附中高级教师陈志先

  成都市成华区教科院高级教师高建文

  2016,告别“平易近人”的十年川卷,迎接“学院派”的全国卷!笔者认为,应结合近年尤其是近三年(指13、14、15年)高考全国卷命题的走势,把握考纲包括《考试说明》的精髓,才能科学、高效地指导复习备考,实现川卷到国卷的无缝对接,有效应对国卷命题。

  考纲和“说明”的不变与变

  不变:2016年历史学科的“考试性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2015年保持一致;试题结构、题型和分值,近两年基本一致;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保持一致。

  变化:考试大纲的说明中“题型示例”部分与2015年相比,12道样题调整了3道题:样题2删去2008年宁夏文综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题,调整为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47题即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题;样题3删去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卷北魏均田制题,调整为2013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27题即明清小说发展题;样题10删去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41“东汉十四州与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的比较”题,调整为2015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41“运用史实探讨公式”题。

  启示:①各方面的基本稳定反映了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乃至高校和中学对国卷在价值取向和学术引领等诸多领域的高度认可。“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基本原则无疑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中的内容选择和训练试题选择的指导思想。

  ②样题充分反映了“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的试题命制特点,也反映了国卷呈现形式上还有创新的可能。所以复习备考中千万不要试图去猜题、押题,而应该强化学科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备考建议:

  1.超越“版本”,重视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国卷不以哪一套教材为蓝本,突破“版本”束缚,彰显社会公平与正义。试题突破知识的简单再认再现,重视历史事实的意义分析和解释,重视历史过程的概括,重视历史规律的提炼,体现学科的前沿和价值。以经济重心南移为例,虽然人民版教材没有涉及,但却成为近年中古史部分的高频考点。因为考纲规定历史学科的考试内容确定的依据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而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经济格局变迁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现象,初中教材也有讲述,故反复考查,考查概念的各个要素,并关联其他概念如政治重心、文化重心的移动。因此,复习要做到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概念、重要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结论、重要阶段特征深入理解和掌握,还要特别注意时空定位、厘清线索、理解规律、拓展认识。可以年代(或阶段)为主线(即历史的纵向发展线索),以事件(或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为中心,把必修内容融会贯通,并适时横向关联,形成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系统化、结构化知识体系。

  2.关注现实,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领。

  “高考不仅承载选拔和评价的功能,也是国家选拔人才、实现社会纵向流动的重要途径”,高考不回避热点,更凸显学科的育人价值。因此“立德树人”成为考试内容改革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弘扬依法治国理念的内容,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内容等,就成为了试题命制的重要素材。当前对热点问题的考查已经从简单、机械联系向问题的实质和内涵联系方向发展。复习中要适当关注年度内热点如人口政策调整、“9.3”大阅兵、“一带一路”、改革的深化、人民币入篮、“习马会”等,以及一些长效热点如民主法制、科技创新、文明交流等。策略是:一要从知识上厘清其发展脉络,二要从学科上思考其学理价值,三要把握历史和现实的内在联系,挖掘其蕴涵的时代精神。

  3.重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重视学科研究成果的引介,重视学科特色与学科方法、突出历史本真,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些特点使得国卷很“高大上”,也具有了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故部分老师也产生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复习中:

  ①对于《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即四大能力和十二个层级的具体界定应清楚,并结合近年国卷里的一些经典试题,了解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实现形式,并进行分类、专门的训练,以加深适应性。比如,怎样探讨历史问题?步骤是:首先抓住试题材料呈现的观点,把握其主旨和意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原因、支撑这一观点的论据和主要史实等;其次独立的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看法,但要注意新的观点,既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又要符合历史学科的要求,不能违背历史的逻辑;最后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论证,论证时要注意史论结合。

  ②对于学科素养,首先要知道学科素养的构成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及其基本要求。如时空观念,要求将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查;又如历史解释,“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要求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阐释,辨明导致不同历史解释和评判的原因,要求对史事进行实事求是的判断,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的问题等。其次了解并传授一些史学基本方法。如实证方法(史料梳理、可证、辨伪等)、叙述方法(概念、描述方法等)、分析解释方法(比较分析、计量分析、历史评价)等。并重视图像、数据图表等多种类型材料的应用。

  4.有效训练,注重解题方法的积累,提高得分率。

  ①老师应花大力气研究近三年的国卷,熟悉每一类试题的呈现形式,尤其是必做部分(选择题,40题,41题)。训练时选择仿真性强的试题,每一类题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的样题)都要练到,注重解题方法的积累、解题模板的形成,切忌耗时、低效的题海战术。

  ②关于选做题,从近两年来全国卷选修试题的考点来看,主题内容与教材关联考点有结合的很少,材料上简短新颖,设问方式趋于灵活,多集中在意义、作用、原因、背景、比较、简评、评析等方面,虽然也注重考查能力,但与40题的能力考查力度和41题的创新性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比,考生得分相对容易。从其他省市测试来看,考生在改革回眸和人物评说两本书上的选做率和得分率较高,其中得分率上改革回眸为58.5%,民主思想为41.2%,战争与和平为47%,人物评说为62.5%。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准备,切忌贪多求全。

  ③文综考查时间紧、题量大,三科思维转换快,考生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决胜高考,必须探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的答题方法;加上网上阅卷,对考生的书写以及答题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平时训练到位,考场上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0-09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