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六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川教函〔2020〕291号)
2020-06-15 14:27:00
四川省教育厅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各普通高等学校、有关成人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引领就业,我省决定举办第六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开拓国际视野,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类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质量观、教学质量观、质量文化观。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竞赛组织

  本次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厅、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中共四川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共青团四川省委、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共同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成华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铁道支行共同承办。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由教育厅厅长担任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

  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邀请社会投资机构、行业企业、创业孵化机构、大学科技园、公益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作为成员,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各学校应成立校级竞赛组织委员会,由本校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本校各阶段赛事的组织实施。

  四、大赛总体安排

  第六届省赛将举办主体赛事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详见附件1)、“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详见附件2)、职教赛道(详见附件3)、萌芽赛道。同时还将举办四川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详见附件2)。

  第六届大赛国家层面还将举办6项同期活动,包括“智闯未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智创未来”全球创新创业成果展、“智绘未来”世界湾区高等教育峰会、“智联未来”全球独角兽企业尖峰论坛、“智享未来”全球青年学术大咖面对面、“智投未来”投融资竞标会。我省将推荐优秀项目参加以上相关活动。

  五、参赛项目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二)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19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四)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五)省内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各参赛学校及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六、赛程安排

  大赛采用校赛、省赛两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校赛由各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省级复赛、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一)参赛报名(2020年7月10日前)。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已于2020年6月11日对外开放。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www.pilcchina.org)进行报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赛事咨询请通过“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参赛团队可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资料下载板块,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

  1.已入选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典型经验50强高校的学校报名数量不低于800项,已入选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学校报名数不低于500项,其余本科院校报名数不低于200项。

  2.省级示范(含培育)以上高职高专院校报名数不低于200项,非示范高职高专院校报名数不低于100项。

  3.国家示范(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报名数不低于40项,省级示范(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报名数不低于20项,其它中等职业学校报名数不低于10项。

  4.各学校应对本校参赛项目进行严格核查,确保项目上传的计划书等相关资料完整规范,避免出现充数项目。

  5.已入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及典型经验50强的高校报名数若未达标准,在验收考核时将作为重要的否定性指标。

  (二)校级初赛(2020年7月10日前)。各学校要结合疫情形势和学生返校情况,原则上采用线上路演的方式开展校级初赛,尽量减少线下同期活动,并做好相关疫情防控预案。组委会按照各学校在国赛系统内报名数量分配进入省级复赛名额,2019年获得优秀组织奖的高校可酌情增加参赛名额。

  (三)省级复赛(2020年7月中下旬)。

  1.7月13日前,各学校须在国赛报名平台上点击“推荐进入省赛”按钮提交拟参加省级复赛项目。

  2.7月13日前,各学校须组织拟参加省级复赛的学生团队将项目计划书等资料上传省级复赛评审专用平台(平台使用说明另行通知)。

  3.7月中下旬,大赛组委会参照全国总决赛评审规则,利用赛事评审专用平台以网络评审方式进行省级复赛。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查看具体内容。

  (四)省级决赛(2020年7月下旬)。省级决赛答辩团队展示时间和答辩时间参照国赛标准,决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训练营(2020年8月)。组织本届省赛金奖项目团队及符合条件申请参加本届国赛资格争夺的往届省赛金奖项目团队开展国赛备赛集训。

  (六)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2020年8月)。按照国赛组委会分配名额,根据训练营成绩,遴选推荐项目参加国赛网评。

  七、奖励政策

  (一)获奖团队由教育厅颁发获奖证书。

  (二)对获奖团队所涉项目提供投融资对接、落地孵化等服务。协助学生创业企业落户地方,争取地方的扶持资金。选择在成华区落地孵化的团队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三)省级复赛获奖团队成员,各学校应给予相应创新学分认定,并依据相关规定在保研、专升本、高职单招及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四)省级复赛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各学校应结合实际给予相应工作量认定,并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奖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五)省级复赛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排序第一),可按照申报程序及工作要求牵头申报省级教改项目(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申报名额单列,不占学校分配名额,同时该获奖项目亦可作为教改结题的重要成果。获国赛金、银奖项目的指导教师(排序第一),可牵头申报省级重点教改项目。

  (六)国家总决赛获得金、银、铜奖的指导教师,可按照四川省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程序牵头申报相应等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申报名额单列,在评审中给予倾斜。

  (七)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改革完善省属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川财教〔2018〕114号)文件精神,省属本科高校参赛获奖情况已纳入绩效拨款评分指标并赋予相应的绩效奖励加分。

  (八)职业院校参赛获奖情况将作为对学校考核评估、项目安排等的重要参考因素。

  (九)各学校要严格贯彻落实我厅相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并积极落实本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管理办法。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二级学院、专业系部的大赛组织工作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目标任务考核范畴,最大限度调动师生参赛积极性。

  八、宣传动员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各学校要研究制定大赛工作方案,统筹协调好校内相关单位,做好项目推荐工作,积极动员组织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根据情况组织师生观看大学生创新创业题材电影,激励更多学生了解“双创”、投身“双创”。

  各学校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助力“双创”升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九、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一)请各相关单位于2020年6月20日前选定两名大赛工作联系人并将联系人信息表(详见附件4)发送至cdutsczx@126.com。同时,请上述联系人加入大赛工作QQ群:333755450,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二)竞赛工作联系人:

  教育厅高等教育处:高波、陈曦乐

  联系电话:028-86110643(传真)

  通信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陕西街26号省教育厅高教处5楼4号

  邮政编码:610041   电子信箱:scgzjnds@126.com

  教育厅职业教育处:陈欢

  联系电话:028-86111728

  通信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陕西街26号

  邮政编码:610041   电子信箱:171395749@qq.com

  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邓燕

  联系电话:028-86112384

  通信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陕西街26号

  邮政编码:610041   电子信箱:383462172@qq.com

  成都理工大学:朱凯、周君威

  联系电话:028-84078348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一号成都理工大学致远楼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邮政编码:610059    电子信箱:cdutsczx@126.com

  附件:

  1.第六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2.第六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3.第六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方案

  4.第六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联系人信息表

  点击下载附件1-4

  四川省教育厅

  2020年6月12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6-30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