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纪念“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周年纪念活动——青年长江学者发展论坛在四川大学召开

   中国教育在线四川站    2018-08-26

  中国教育在线讯 为纪念“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周年,8月25-26日,由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顾问指导,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五所在蓉高校共同承办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青年长江学者发展论坛”在四川大学召开,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青年长江学者参加论坛。此次论坛以“智汇青年英才,展风采、论发展、创一流”为主题,汇聚高端人才,弘扬时代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展示长江学者风采,凸显长江学者品牌效应。

  教育部人事司一级巡视员、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丹龄,教育部人事司人才处副处长杨博宇,四川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刘建贤,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校党委副书记李旭锋、副校长梁斌,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胡俊,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姚发明,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史代敏,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德出席主论坛。主论坛由梁斌主持。

  赵丹龄首先在主论坛致辞。她向此次青年长江学者发展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精心筹备论坛召开工作的四川大学等承办高校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此次论坛作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首场活动,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党组对青年长江学者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关心重视,对于总结20年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经验和成就、更好促进其高校人才引领和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都具有重要意义。赵丹龄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人才思想谈了三点体会。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人才思想,坚定信念,推进教育人才工作新发展;二要深入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砥砺前行,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三要展示青年长江学者的示范引领作用,抓住机遇,争创国家亟需的一流业绩。

  李言荣代表论坛承办高校致辞时表示,此次青年长江学者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充分体现了对西部高校的重视,这对西部高校的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李言荣指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20年以来,营造了非常好的平台,发出了非常好的声音,形成了很好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社会声誉度。一是汇聚和聚集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对学科发展、科学研究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二是大大加强和改善了一批青年人才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三是培养和保护了一批有志青年,保障他们心无旁骛地追求科学、追求应用,加速了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李言荣简要介绍了四川大学的各项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后指出,四川大学作为一所文理工医学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具有良好的多学科交叉基础,特别是有利于医科和信息学科、文科、理科、工科的交叉。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学校明确了要办最好的医科,办一流的文科、理科和改造新工科的目标。当前川大发展最缺的是人才,特别是青字号人才,学校将集中力量实施人才战略,广聚各学科领域的青年人才推动事业发展。李言荣最后表示,希望广大青年才俊通过此次论坛增进感情、增进了解,多到成都、川大考察了解,加入到西部高校建设事业中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科研合作,多向西部高校推荐人才,在未来发展中多留意、关心、指导西部高校事业发展和人才成长。

  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教授作《汇聚高端人才,建设生物医药高水平国家级研究基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题发言。
  此外,对外经贸大学吴卫星、电子科技大学程钰间代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发言;四川大学姜晓萍、电子科技大学刘永、西南交通大学唐小虎作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代表,四川大学傅其林、四川农业大学李明洲作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代表,共同宣读“长江学者倡议书”;会议还介绍了“高校青年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研究”课题研究情况。

  论坛召开期间,将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民族自信”“基础科学前沿发展”“新工科交叉创新”“‘医学+’及转化医学创新领域研究”等主题设立分论坛,围绕文化自信与中国文论话语建设、人文基础学科创新思路、交叉科研团队建设、分子功能材料、先进核能技术、生物3D打印、面向需求的组织工程产品研究等研究开展深入讨论。论坛还举行了长江学者书画展四川分展等文化活动。此外,在主论坛上四川大学还为各位长江学者准备了熊猫公仔小礼品,象征着川大珍爱人才如“国宝”的精神与情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