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央视报道电子科技大学助力江口沉银水下考古的“黑科技”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14

  中国教育在线讯 1月12日、13日,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纪录片《江口寻宝记》,详细介绍“江口沉银”水下考古的传奇经过和丰硕成果。其中,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助力水下考古,牵头给大地做“CT”绘制“3D藏宝图”的“黑科技”成为考古的一大亮点。
  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也是四川省首次水下考古发掘,难度极大,而且没有经验可循。据了解,“江口沉银”遗址的水文环境复杂,单件文物的几何尺寸较小,文物埋藏于水下的卵石层中,分布零散、规律复杂。
  “得知四川考古队有这样一个项目以后,学校主动与他们联系,希望用我们的科学技术,用我们的专业优势和特长为这次科技考古做出贡献!”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在采访时表示。
  随后,由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牵头,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2地质队、重庆南江地质队、四川省冶金水文队、四川省地矿局106地质队、劳雷工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冶金605地质队、成都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共计10家地学领域的知名单位联合组成“江口沉银”水下考古的探测团队。
  在2017年“江口沉银”一期考古工作中,探测团队就积极参与,在江口沉银遗址区开展了“CT”扫描试验。在二期考古中,探测团队进一步采用综合探测方案,避免了单一技术手段在信息层面缺乏印证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3D藏宝图”的精确度。团队还开展了多源数据的综合解译与建模工作,使探测成果的可靠性有了极大提升。
  团队采用水上电阻率成像法、两栖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等综合探测技术,对超过10万平方米的探测区域进行了扫描成像,探测了古河道的位置,并综合河床基岩起伏状况进行分析,为“沉银有利储集区”的划定提供了有力证据。
  探测团队绘制的“3D藏宝图”
  同时,针对“江口沉银”遗址的复杂水文环境,团队创新研究思路,着力探测河床基岩结构、研究文物分布规律、寻找“沉银有利储集区”,并改进探测方法、研发探测装备,研制了“水陆两栖雷达”,实现了大规模漂缆式电阻率三维探测与成像,保证了水下探测的良好效果。
  “这次探测工作中所采用的新思路和新技术,对于江河、湖泊、浅海滩涂环境中的地下探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胡光岷教授说。他表示,团队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开创“电子信息+考古”的新局面,让“给大地做CT”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江口考古共发现文物42000余件,是本世纪明清史领域的重大考古发现。大量的文物发掘,不但证明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的真实性,更是明代中晚期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最直接的展示,为观众拨开迷雾,真切展现了30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
  04.jpg
  2018年6月26日,为期三个月的“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开幕,电子科技大学助力“江口沉银”考古发掘的两栖地质雷达与500余件珍贵文物一起首次面向公众展出。10月21日,该成果展回川首秀,在四川博物院隆重开幕。两次展览均人气爆棚。在四川博物院的展览中,由于参观者众多,以致不得不启动限流措施:每隔10分钟放100名观众进场看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