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为成长赋能 生命树扎根行动:遂宁二中心理成长中心情绪管理课程
2021-12-20 15:47:00
遂宁二中
  2021年12月13日,遂宁二中心理成长中心的蒋艳老师、李英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情绪管理交流。教师们用情绪管理的方法帮助学生们正确处理情绪,化解负面情绪,学习“情绪红绿灯地图”,学会应对问题或者强烈情绪,找到自己情绪调控的熟悉路径;学习“情绪循环图”让学生们通过绘画梳理再次呈现情绪的方式,将情绪可视化,清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为成长赋能,焕发青春“心”能量!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遂宁市政府、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邀请海蓝幸福家共同策划和推进“865自我情绪管理项目”,用易学、易用的方式,让情绪管理走进学校、走进家庭,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2021年11月,遂宁二中心理成长中心蒋艳老师和李英老师成为了“865自我情绪管理教练”项目培训的成员,一起踏上对情绪看见、理解之路。在学习过程中,蒋艳老师和李英老师结合教育实践,思考“双减”之下让教育回归本心,把受训学习成果践行,学以致用,引导教会学生情绪管理,帮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情绪管理思考模式,提升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助力落实“双减”实现素质育人。
  课程开展中,教师们用鲜活的案例向学生展示:消极情绪破坏人体健康,积极情绪提高人体免疫力,情绪失控导致异常恐怖的后果,恶劣情绪具有传染性,所以需要做好情绪管理,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情绪,尊重自己的感受,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我们能做到情绪管理吗?”此话一提出,同学们马上议论起来,纷纷表示能做到。
  教师组织学生们开展了红绿灯游戏:红灯时,双手交叉抱住;绿灯时,双手上举;黄灯时,双手放下。虽然知道游戏的规则,但是当红灯黄灯绿灯口令切换时,有的同学手忙脚乱,有的在积极地随口令而动,有的干脆不想动了。游戏启发了同学们思考:“我们对情绪的管理会不会也是这样呢?虽然知道要管理情绪,知道一些管理情绪的方法,但是当情绪亮红灯时会不会手忙脚乱失控,做出伤害家人朋友的事呢?”思考讨论之后,学生们明白了自己是情绪的真正主宰,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通过情绪管理课程,同学们掌握了一些情绪管理调节的方法,知晓了要清晰地了解自己情绪状态,增加觉察当下的能力和智慧,才能更好地管理好情绪。
  据教师介绍,如果将情绪管理以水平从低到高划分,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压抑或发泄”到“有意识的宣泄与表达”再到“有意识的觉察与成长”。情绪红黄绿灯地图,就是帮助人们有意识地觉察与成长的工具。这是以红黄绿三个颜色的交通信号灯作比喻,来觉察、呈现和了解自己和他人当下的情绪状态,未来的成长方向和各种有效回到绿灯区方法和路径的情绪成长蓝图。
  教师带着学生们一起静观呼吸,回顾探索自己情绪的红灯区、黄灯区、绿灯区。
  一、探索绿灯区:回顾自己感到平静、放松,安全,舒适的场景,以及在这个场景中,你的想法、情绪、身体、行为都会有哪些呈现?
  二、探索黄灯区:回顾一个有情绪,但可以把控的场景,以及在这个场景中, 你的想法、情绪、身体、行为都会有哪些呈现?
  三、当你在黄灯区的时候,自己做什么可以停下来,回到绿灯区?总结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可以怎么做。
  四、探索红灯区:回顾一个情绪激烈的场景 不能把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可能伤人或伤己),在这个场景中,你的想法、情绪、身体、行为都会有哪些呈现?
  五、当你在红灯区的时候,自己做什么可以停下来,回到黄灯区或绿灯区?总结下一次遇到类似事情可以怎么做。
  教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学习《情绪循环图》,给学生们讲解“什么是情绪?”“什么是负面情绪?”“什么是情绪关系恶性循环图”让学生们通过绘画梳理再次呈现情绪的方式,将情绪可视化,感受事件中一个人内在的想法、身体感受、情绪和行为上的相互影响,以及引发的对方一系列反应,并强调:当情绪越来越升级,下次又重复的时候,关系就进入恶性循环。让学生清晰看见自己处理情绪的思考模式、行为模式,思考需要怎么调整。
  教师指出,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通过情绪循环图,学生们觉察到情绪恶性循环,至于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从中找到新的资源,让情绪平复,还需要后面再给学生们讲授“情绪疗愈图”。
  校方表示,做好情绪管理,将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心理成长中心的老师们将继续探索,持续推进开展情绪管理课程,帮助学生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践行、不断地总结,拥有觉察情绪,管理情绪的能力,健康成长。
(蒋艳、李英)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