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告别老校区,启航新征程
2021-08-23 17:16:00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在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下,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搬迁工作按时有序、安全稳定、高效和谐完成。8月23日,该校正式搬迁至纳溪区护国大道733号新校区。
  上午,学校全体校领导及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齐聚行政楼大厅,或细语轻昵,或深情回眸,并合影留念。随后,学校院长文申柳主持活动,学校党委书记刘志勇作告别老校区讲话。
学校党委书记刘志勇讲话
  刘志勇在讲话中指出,“在这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里,今天,我们就要离开瓦窑坝,告别老校区,迁入新校区了。此时此刻,大家心中都充满着难以割舍的依恋,因为在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耕耘的脚印,这里承载了我们青春的梦想,这里放飞了我们生命的希望,这里留下了我们的欢笑与泪水。在这里,一代代化院人拼搏进取、上下求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这里,化院不断发展壮大,桃李芬芳、名扬四方。”
  六十八载风雨历程,六十八个春华秋实。
  据悉,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1953年建校,就一直坐落在瓦窑坝,经历了1953年至1960年四川化学工业学校、泸州化工学校、泸州化学工业学校阶段,艰苦创业,办学初具规模;在这里,1960年至1980年举办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泸州化工专科学校;1981年至2003年为四川省泸州化工学校,成为全国重点中专,办学成效显著;2003年独立升格为高职院校,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2015年建成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并获优秀级;2020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学校。
  该校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教育培训西南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现开设专业40个,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形成了以化工医药为特色,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食品饮料、经贸物流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涵盖了四川省“5+1”现代工业体系,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以及多个培训中心。
  68年来,该校培养了数十万余名毕业生,在西南地区“有化工企业就有化院人”。涌现出廖振鹏、范平志、朱家骅、罗云、邓敏、梁中元、谭光军、谢明、张兴友、张华、刘军华、万涛、石维胜、胡婷、张泽渐、刘晓霞、李权等一大批杰出的校友。
  68年辉煌的成就,凝聚了化院人的智慧和汗水,展现了化院厚德、博学、广才、精业的校训;体现了化院文明、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所有记忆,融入生命,此刻,让我们向老校区、向曾经在老校区奋斗过的前辈、校友们、向老校区的成就与光荣,致以崇高的敬意!
  为推动学校高质量跨越新发展,2017年,四川省经信厅和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将学校迁往第二医教园区的重大举措。在省、市、区各部门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川酒集团及川酒置业公司、四川六建司等数千建设者的辛勤努力,新校区终于建成启用。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68年来,瓦窑坝老校区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并带到新校区,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信念更加强烈,脚步更加坚定。学校在厅党组和泸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更好把握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党建引领、以质图强、特色立校,立足泸州、融入四川、拓展全国、走向世界,三抓三主动,建设五个“新化院”,更好“三服务”,培养更多更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川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高地,更好服务全省“5+1”现代工业体系,为泸州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在刘志勇的带领下学校教职员工依依不舍地告别老校区向新校区迈进。在热闹的鞭炮声中,全体人员准时到达新校区南大门。至此,搬迁工作落实落地、全部完成,学校顺利实现了在新学期开学前整体搬迁入住新校区的工作目标。
  教务处副处长刘俊红:“我们幸运地见证了新旧校区的交替,内心既有对熟悉、厚重的旧校区的不舍,更有对新校区新气象、新发展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搬进新校区是历史的机遇,更是形势的挑战,齐备的硬件设施、崭新的场地,只是建设“新化院”的基础,我们更要借此机会进一步改进教育管理,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培养符合行业、企业人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杨迅:“我在学校工作31年了,记得1990年来学校的时候,学校的环境基础设施都比较陈旧,新校区不管是在占地面积、学生宿舍,包括楼宇的美化等各方面变化非常大、环境美、采光好。我们的实验室比以前宽敞了一倍,实验台也是新制的,还安装了中央通风系统和集中供气管道,把气体集中存放通过管道输送到实验室,整体更规范、专业、设备设施也更齐全,更安全,更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张楠:“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全校人数最多的专业,在老校区由于场地限制,实训教学比较紧张。现在我们搬到了新校区,新建了云财务智慧学习工场、大数据与智能财务共享中心、业财一体数字化实训中心、大数据会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我们教研室全体教师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化三教改革,着力培养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的工匠式新财经人才!”
  思政教师、兼职辅导员吴光冬:“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教室更加智慧智能,学生寝室环境优越,有独立的空调、热水器、卫生间阳台等等。作为一名教职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